美国突然对伊朗动手新宝策略,三处核设施遭到精准空袭,这一下,全世界都炸锅了,就在外界猜测伊朗会怎么报复的时候,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却做了件让人意外的事。
第一时间,他打了三通电话。分别打给了印度总理莫迪、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有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要知道,在反美这件事上,中俄是伊朗最硬的“靠山”。不找中俄,先去找印法巴,这意思就耐人寻味了。很多人看表面觉得,这三通电话是伊朗在拉朋友、喊口号,其实仔细一琢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更像是在释放一个信号:我不想硬刚,我还想谈,甚至说,咱能不能别打了,找台阶下?
佩泽希齐扬找的这三位,一个比一个微妙。首先是法国,虽然是西方阵营新宝策略,但作为欧盟的老大,在这次美以轰炸伊朗的时候,欧盟这边是公开反对的,因为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欧盟那边的经济也会受影响。佩泽希齐扬找马克龙,就是想看一看:你们西方里,还有没有人能帮我劝劝美国?这通电话也不是只为了谴责,而是看法国能不能把门再开一条缝。
其次是巴基斯坦,跟伊朗是邻居,穆斯林兄弟,宗教上有联系,地理上挨着。不过实际上,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一般,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还要更好点,而且美国与巴基斯坦还有军事协议,考虑到这层关系,找巴基斯坦那边通话就很微妙了。
最后是印度,印度更不用说了,和美国的关系不一般,还公开支持以色列。不过印度也不愿意彻底得罪伊朗,毕竟能源还得从那进口。伊朗总统第一时间打给莫迪,说白了就是想通过印度这个“中立第三方”,去给美国带句话。什么话?就一句:我没彻底翻脸,还能谈。
你看这三通电话,选得多精妙。每一通都不是铁杆盟友,但都有点“传话人”的意思。而且,这三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点:都能跟美国说得上话,但又不像中俄那样,被定义为彻底的“反美代表”。
伊朗没找中俄,不是没想起,也不是没时间,而是有意避开。伊朗清楚,中俄要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挺,那美国很可能直接认定伊朗彻底倒向“反美轴心”,接下来动作会更狠。而佩泽希齐扬这一通操作,其实就是在告诉美国:我还没跟你彻底翻脸,我们还有空间,你别把我逼死。其实这背后是伊朗非常真实的一种焦虑。你别看伊朗嘴上喊着要报复,真打起来,伊朗根本打不过。美国这一炸,不光是要炸核设施,也要炸掉伊朗的一点点底气。现在伊朗国内压力山大,军方强硬派呼声高涨,民众情绪也上来了,可总统是改革派,想维稳、想缓和,不想被彻底架在火上烤。
所以说,这三通电话,本质上是一次“软下来的尝试”。不能直接打电话找美国新宝策略,那就绕着走,找几个能传话的国家试试水,看看有没有和谈的可能。
优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