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富灯网
容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311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4年)。县政府驻容城镇古城路46号。邮编:071700。代码:130629。区号:0312。拼音:Rongcheng Xian。行政区划容城县辖4个镇、4个乡:容城镇、小里镇、南张镇、大河镇、八于乡、贾光乡、晾马台乡、平王乡。历史沿革西汉置容城县。县以城名。据《河北通志稿》:“容城故城在容城县西北十五里城子村。”2000年,容城县辖4个镇、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4416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容城镇 61639 小里镇 24766 南张镇 43197 大河镇 23588 八于乡 19533 贾光乡 24056 晾马台乡 24045 平王乡 233432002年底,容城县面积314平方千米,人口24.7万。辖4个镇、4个乡,127个村委会。县政府驻容城镇古城路46号。容城镇:容城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为徐水县容城公社,1961年更名城关公社,1984年改容城镇。1995年东牛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面积60.5平方公里,人口5.7万。津保、容雄、容新、容固公路通达。辖城关、南关、北关、西关、东关、北城、王果庄、大楼堤、小楼堤、大白塔、小白塔、马家庄、谷庄、沟西、上坡、午方西庄、午方北庄、午方东庄、东牛、东牛北庄、白龙、南庄、西庄、东庄2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服装、建筑、饮食等业。有革命烈士狼牙山五壮士中胡德林、胡福才烈士的墓碑,北城村是清代大儒孙奇逢故里。小里镇位于容城县西南,与徐水、安新相邻。镇政府驻地为王村,距县城10公里。辖区总面积35平方千米。辖东小里、河北庄、西牛营、师庄、王村、胜利庄,许家园、西小里、新庄窠、黑龙口10个行政村。总人口28284人。镇区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办公电话:0312-5588608。1960年设置小里乡,1964年撤乡设置小里公社,1984年撤社复乡置,1994年8月撤乡设镇。资源特色 小里镇境内陆热资源丰富,王村、西牛营村土壤为富硒土壤。人文历史 师庄村舞狮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有单狮、双狮、群狮舞、狮子滚绣球、梅花桩等主要节目。吸收了文狮和武狮等特点,形成了多种风格为一体的独家韵味。表演形式以阵地活动为主,阵容强大、气势矫健,高难度动作扣人心弦,起伏跌岩,是我国演艺界一枝独秀的文化队伍。南张镇位于容城县西部,西接徐水县,北邻定兴县,津保公路、津保高速公路、保津高铁、京石高铁、南水北调工程东西横贯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13个行政村,分别是南张村、北张村、西牛村、李茂村、段庄村、沙河村、沙河营村、东野桥村、西野桥村、野桥营村、小北张村、小野桥村、苏李庄村;区域面积5380公顷,现有总户数17868户,总人口48698人,是容城县第二大镇。人文历史 我镇现存两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沙河营龙华寺,经鉴定为唐朝末期修建。南张楞严寺,时间年代无从考证,但据寺中保留《重建楞严寺碑记》记载,清同治九年(1870)曾大规模重修。南张镇民间花会历史悠久,如北张村的南乐会、五虎会、摔跤会、叉会等,近年来又有大鼓队、秧歌队、乐队等民间花会组织,2013年,在我县“花会进城”活动中,北张村选送的节目“二鬼摔跤”获得一等奖,并在“彩色周末”启动仪式上进行了表演。大河镇位于容城县城东南方向,镇政府驻地大河村,南邻安新县大王镇,北衔八于乡,西接容城镇,东邻平王乡。辖区总面积32平方千米,辖:大河、王路、西里、东里、张市、留村、胡村、北郑、南郑、西孙、东孙、河西、南文营、南文、罗河15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历史沿革1953年建张市乡,1954年8月撤区后,设张市乡。1956年底并大乡仍设张市乡。1958年6月划归定兴县,同年8月并入徐水县,1958年建成张市公社。1961年3月划小公社称张市公社。1962年复置容城县,仍为张市公社,1984年复置张市乡,1994年设张市镇。2000年迁今址,更名大河镇。自然特点 大河镇地处海河流域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为11.9℃,最高气温42.1℃,最低气温-26.7℃。年平均降雨量为541毫米,土地为黄沙土,土质较肥沃。社会文化特点 大河镇共有幼儿园9所,小学6所,初中1所,乡镇卫生院1所,卫生室/站31所,农村文体活动广场10个,体育建设点8个。晾马台镇位于容城县城东北15公里,东隔大清河与雄县相望,北隔拒马河与高碑店市相毗,西接八于乡、大河镇,东南与平王乡为邻。全镇共辖南阳、东北阳、西北阳、刘合庄、东王庄、晾马台、辛庄、东李家营、西李家营、张庄、南剧、北剧、南王昝、北王昝、王家营、猛进庄、复兴庄、崇明庄等18个行政村,总面积3380公顷,总人口2.76万左右。因北宋大将杨延昭御边抗辽,所筑“晾马台”而得名。人文历史 晾马台明月禅寺始建于唐朝,后几经战乱损毁,最后一次损毁于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时期。1991年,经社会人士集资700余万元对大雄宝殿进行重建,于1996年完成建设。总占地面积60余亩,均为晾马台村集体土地,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及其他偏殿,建筑面积共约2000余平方米。晾马台遗址是商周时代遗址,位于容城县城东 17 公里的晾马台镇晾马台村西北。遗址为一长方形高台,东西长 15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为15000平方米。高出地平面 2至4米。遗址上原有镇政府、学校校舍等建筑,现为明月禅寺。南、北、西三侧均为耕地,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晾马台遗址于1982 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八于乡地处容城县东北部,东与晾马台镇接壤,西北邻贾光乡,西南邻容城镇,北隔南拒马河与定兴县北南蔡乡交界,东南与大河镇为邻。乡人民政府驻南八于村津保路1号,西距县城3.5千米。辖区总面积29.2平方千米。辖 薛庄、张庄、朱庄、李庄、东蜜殃付河村、西河村、北河照、南河照、大张堡、龚庄订匙促跨、东陈杨庄、西陈杨庄、南陈杨庄、北陈杨庄、西堑、小南头、大南头、南八于、南张堡、大八于等 20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镇区建设面积3.47平方公里,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1953年,建八于乡,辖大八于、南八于、南张堡、龚庄、大张堡5村,乡政府驻大八于村。1956年底,辖17个村。1961年3月,建八于公社。1984年,复置八于乡。1990年8月,乡政府迁至南八于村。人文历史 八于乡北河照村是容城三贤之一—杨继盛的故里。杨继盛为明代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因弹劾严嵩而死,被奉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后人为纪念他建杨继盛祠堂,在文革时期曾遭到大规模破坏,后于1997年重建。现我乡依托杨继盛纪念馆建立廉政教育基地,先后接待党员干部、师生及社会参观上万人次,在弘扬杨继盛的廉政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小南头的“刘守真纪念祠”是为纪念北宋名医刘守真建立,此外村里还以刘守真的生辰每年的阴历“三月十五”设立庙会,年年通过大鼓会、吵子会等表演形式歌颂先贤精神,弘扬先贤文化。贾光乡地处容城县城北部,东与八于乡接壤,南连容城镇,西邻南张镇,北接定兴县杨村乡和北南蔡乡。人民政府驻贾光村,南距容城县城6公里,辖贾光,南后台、北后台,城子、沟市、东四庄、西四庄、高家庄、张楚营、东张楚、西张楚、刘家庄,王家庄13个行政村,总人口2.65万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8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33千米,总面积32.2平方千米。特色农业 贾光乡是农业大乡,现有4700亩瓜果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园区”和日光温室“种植园区”,成为 “县级特色产业乡”。现园区共硬化水泥路一条,10000米,砖道8000米,打井13眼。坐落于城子村西的农业开发生态园区育苗基地,占地11亩,学习山东寿光的经验技术,基地内可以培育西瓜、黄瓜、冬瓜、甜瓜、西红柿、茄子等10余种瓜菜,不仅能满足本乡需求,而且能向周边乡县提供种苗。以种植水果为主的城子、南后台、西四庄、东张楚、高庄等村,葡萄、西瓜、甜瓜等水果发往各地,远近闻名,每年慕名而来采摘人员络绎不接。平王乡平王乡地处容城县东南部,距县城21千米。东与雄县接壤、南与安新县白洋淀水连、西与大河镇毗邻,北临荣乌高速公路与晾马台镇相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44千来,南北最大距离9.35千来, 总面积30.5平方千米。平王乡辖平王,留通、李郎、仇小王、高小王,李小王、赵村、古贤、大先王、小先王、沙窝、羊定,郭村、昝村14个村民委员会。截至2019年10月,平王乡辖14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平王村东风路49号。一、区位交通平王乡位于容城县域东南端,容城、雄县、安新三县交接地带,北接晾马台乡,西邻大河镇,东靠雄县朱各庄乡、雄州镇,南与白洋淀的烧车淀相连,西南接安新县大王镇。乡政府驻地平王村位于北纬39°00′,东经116°01′,西距县城14公里。保(保定)津(天津)高速公路从乡域北部穿过,容城至雄县的县级公路(容雄公路)贯穿乡域,另有乡级公路引河路纵贯乡域南北,晾马台路在乡域西部与容雄公路相连。保靖线从乡域南部穿过。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平王乡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气温11.9℃,最热月为七月,月平均气温26.1℃,年极端最高气温40.9℃;最冷月为一月,月平均气温-5.0℃,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5℃,无霜期19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22.9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3小时。历年平均冻土最大值73厘米。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北风,其频率为22%,其次是偏西南风,其频率为20%,年平均风速2.1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2、地形地貌平王乡地处冀中平原北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海拔高度713米,地势呈斜坡状,由西北向东南平缓下降,坡度为千分之一左右。3、工程地质境内基底构造属于牛驼镇凸起的西南部分,为地震比较活跃区,属七度防震区,境内基底层未见断裂。第四纪土厚约400-500m。地表以下18--147m是亚沙土、亚粘土及沙层,地表以下254--430m是粘土、亚沙土及沙层。4、水文地质全乡域处于河北平原西部全淡水区,地下水蕴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埋深为7--10m,白洋淀周边埋深为5--7m,水质良好且易开采。南部因受白洋淀影响,含盐量可达1--3g/1.地下水开采深度在80--150m深处。白沟引河从乡域中部穿过,为1969年开挖的人工河;大清河从乡域东部穿过,乡域南部为白洋淀水域,名为烧车淀,面积5平方公里。自1988年白洋淀恢复蓄水以来,有荷花数百亩,亦称荷花淀。图片
区划代码面积简介社区办事处130629001道家始祖名叫容成子,道号易家,“易家”封地内儒士的后代,痛感秦始皇的暴政带来的极大灾难,无比怀念曾是乐土的时代。到了汉初,他们编成了一首儿谣:“燕南陲…[详细]和平社区朝阳社区平安社区容丰社区容祥社区团结社区容城镇13062910060.5km2容城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为徐水县容城公社,1961年更名城关公社,1984年改容城镇。1995年东牛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面积60.5平方公里…[详细]城内村南关村上坡村西关村沟西村谷家庄村大楼堤村小楼堤村北关村北城村王果庄村东关村后营村小白塔村马家庄村午方北庄村午方东庄村东牛村午方西庄村白龙村东庄村西庄村南庄村北庄村小里镇13062910127.3km2小里镇位于容城县西南,与徐水、安新相邻。镇政府驻地为王村,距县城10公里。辖区总面积35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28284人。镇区建设面积3平…[详细]王村村胜利庄村许家园村西牛营村东小里村西小里村新庄窠村黑龙口村师庄村河北庄村南张镇13062910253.6km2南张镇位于容城县西部,西接徐水县,北邻定兴县,津保公路、津保高速公路、保津高铁、京石高铁、南水北调工程东西横贯全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辖13…[详细]南张村北张村西牛村李茂村段庄村苏李庄村沙河村沙河营村东野桥村西野桥村野桥营村小北张村小野桥村大河镇13062910332km2大河镇位于容城县城东南方向,镇政府驻地大河村,南邻安新县大王镇,北衔八于乡,西接容城镇,东邻平王乡,办公电话0312—5678660。辖区总面积32平…[详细]大河村留村村王路村张市村北郑村南郑村晾马台镇13062910433.2km2晾马台镇位于容城县城东北15公里,东隔大清河与雄县相望,北隔拒马河与高碑店市相毗,西接八于乡、大河镇,东南与平王乡为邻。全镇共辖18个行政村,总面积3…[详细]王家营村南阳村东北阳村西北阳村东王庄村刘合庄村晾马台村南剧村北剧村南王昝村北王昝村东张庄村东李家营村西李家营村辛庄村崇明庄村猛进庄村复兴庄村八于乡13062920027.7km2八于乡地处容城县东北部,东与晾马台镇接壤,西北邻贾光乡,西南邻容城镇,北隔南拒马河与定兴县北南蔡乡交界,东南与大河镇为邻。乡人民政府驻南八于村津保路1…[详细]薛庄村西张庄村李庄村朱庄村东河村西河村南河照村北河照村大张堡村东陈阳庄村西陈阳庄村南陈阳庄村北陈阳庄村西堑村小南头村大南头村贾光乡13062920119.8km2地处容城县城北部,东与八于乡接壤,南连容城镇,西邻南张镇,北接定兴县杨村乡和北南蔡乡。人民政府驻贾光村,办公电话:0312-5688924,南距容城县…[详细]贾光村南后台村北后台村城子村沟市村东四庄村西四庄村高家庄村张楚营村刘家庄村西张楚村东张楚村王家庄村平王乡13062920340.7km2一、区位交通 平王乡位于容城县域东南端,容城、雄县、安新三县交接地带,北接晾马台乡,西邻大河镇,东靠雄县朱各庄乡、雄州镇,南与白洋淀的烧车淀相连…[详细]平王村留通村李郎村仇小王村高小王村李小王村古贤村赵村村大先王村小先王村昝村村羊定村郭村村沙窝村地名由来:容城之名始见于汉代。据《容城县志》记载,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以匈奴降王徐卢封容城侯,是为容城侯国。据《容城县志》记载:“汉封降王有容氏于此,置容城县。”容城一名的由来,盖从“有容氏”与“成侯国”各取一字衍变而来,后来成渐变为城)。荣誉排行:2021年11月,容城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容城县人口数量为27.32万人,位列雄安新区各县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河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9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880位。2021年1月,容城县位列河北省168个县市区面积排行榜第144位。2020年12月,容城县入选河北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2020年6月,容城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察冀片区)。2020年4月,容城县上榜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2015年3月,容城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基本介绍: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容城县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为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驻地,辖5镇3乡、127个行政村(截至2021年11月,已完成41个行政村整体征迁,目前剩余86个行政村)。距北京、天津均为120公里,距白洋淀主景区15公里。西临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东临大广高速和京九铁路,保津城际铁路、荣乌高速公路和省道津保公路、容蠡路、保静路横贯全境,距京雄高铁雄安站30公里,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后,北京西站、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50分钟、19分钟可达,规划建设中的京雄高速在容城设出站口,境内设有保津城际铁路白洋淀站,1小时内可通达北京、天津、石家庄。县内公路四通八达,通车总里程371.6公里(含省、县、乡、村道及高速公路)。二、自然条件属华北平原大清河水系冲积扇末端,海拨7.5-19.5米,土层深厚,地势平坦。位于东经115.86°、纬度39.06°,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降水量482.7毫米。南拒马河、大清河流经境内,拥有白洋淀水域面积5000亩。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年平均水资源量3459万立方米。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在容城设分水口,规划引江水量1100万m3/年。三、资源状况地热资源:容城地热田位于安新至白沟镇一带,为牛驼镇断凸与容城断凸的边界,其热储类型主要为基岩岩溶裂隙热储,具有储量大、可回灌等重要特点,是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热田。容城县城内可采地热资源总量为8.149×1016J,相当于标准煤506万吨。其中明化镇组热储地热流体可采热资源量为标准煤38.2万吨。基岩热储开采50年降1℃时的热资源量标准煤467.8万吨。耕地资源:容城县原有耕地面积30.68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3万亩。水资源:根据《保定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报告》,容城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459万m3(M≤1g/L),人均水资源量110.51m3,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307m3);年平均年降雨量为517.8mm,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37万m3;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4458.7万m3,人均地下水资源量142.45m3。浅层地下水位埋深范围在15~25m之间,全县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302.64万m3。依据《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规划》等资料,分配容城县水量为1100万m3。为此,容城县建设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及配水管网,为水厂可供范围内提供生活及工业生产用水。四、经济发展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00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2.57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7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9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完成29201.7元、19589.4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7.5%。五、历史沿革自秦置县,属上谷郡,初名“桑丘”或“宜家”,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设容城侯国,被省政府认定为“千年古县”。境内有上坡新石器时期“磁山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两代文化遗址,人类活动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以前。民风淳朴、先贤辈出,元初理学家刘因(1249年-1293年)、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1584年-1675年)并称“容城三贤”;忠勇爱国、慷慨赴义,抗战时期的胡德林、胡福才谱写了“狼牙山五勇士”气吞山河的壮丽篇章。历史沿革:秦属广阳郡。西汉高帝八年(前199)封置深泽侯国。景帝三年(前154)改置容城县,属幽州涿郡,故城在今城子村。东汉建初二年(77),封为容城侯国。曹魏改置容城县,属幽州范阳郡。晋废。北魏复置。北齐天保七年(556)并入范阳县。隋文帝开皇元年(581)改范阳县为遒县。唐武德五年(622)置北义州,遒县隶之。圣历二年(699)更名全忠县,神龙二年(706)复名遒县。天宝元年(742)复名容城县,初属上谷郡,至德二年(757)属河北道易州。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析南境同置容城县,遂南北两容城县并立。金,两容城县合置。明洪武七年(1374)省入雄县,十四年复置。景泰二年(1451)徙今治。清属直隶省保定府。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7年划归第二行政督察区。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58年并入徐水县。1962年复原制,属保定专区,1970年属保定地区。1982年成立容城县人民政府,属河北省保定地区领导。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属保定市领导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优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